机构设置
香料香精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于2010年7月通过专组家验收并授权挂牌,主要设立 “生物质香料合成及分离技术与工程化研究”、“超微香精技术与工程化应用研究” 两个研究方向,具体内容如下:
1.生物质香料合成及分离技术与工程化研究
由于香料产品品种众多,达3000多种,部分产品的用量极小,这些产品在香精制备时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厥酮、β-突厥烯酮等是配制高级香水(如玫瑰)的必须原料,但这类产品在我国一直未实现产业化。在解决香料分离与提纯的工程技术后,通过其合成工艺研究与工业化放大,可以为我国香料香精行业开发出众多具有高附加值的香料品种,促进香料香精及其相关行业如化妆品、食品、烟草等下游工业的发展。
由于有些香料产品具有热敏性,对分离提纯过程有很多特殊要求,香料产品的品质是否符合要求往往取决于分离提纯技术的好坏。在香料产品分离提纯过程中,除可利用一般精细化工及医药产品的分离提纯技术外,一般均需经过一次或多次蒸馏及精馏过程。我们可以在香料分离提纯过程中引入降膜蒸馏、降膜精馏、分子蒸馏及离心薄膜蒸馏等工程技术,也可以通过其中二种或多种技术联用方法来同时解决纯度与香气问题。按常规蒸馏与精馏技术,分离过程中受热时间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天,而采用降膜精馏与离心薄膜蒸馏技术后受热时间可缩短至几秒,可有效降低了香料分离提纯过程中处理温度与受热时间,从而改善香料的香气品质。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天然手性香料的制备、手性香料化合物的化学和生物合成及分离、生物质香料的制备与分离、合成机理和化学结构研究。下设三个课题组:
(1)生物质香料的合成技术
主要研究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采用绿色化学合成技术方法制备合成香料。
(2)天然香料的分离与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以天然香料植物资源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等)制备天然香料。
(3)生物转化技术在合成香料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采用酶、微生物、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制备香料。
2.超微香精技术与工程化应用研究
超微香精通常是指香精粒径小于1.0微米的香精体系,其平均粒径通常小于100纳米。因其小尺度效应,与传统的微胶囊香精相比,其香精体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吸附性和缓释性。因此可有效用于纺织、皮革、食品、造纸和医药等行业,其中仅纺织和食品行业2006年的产值就高达近50000亿元,因此,超微香精技术与工程化应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并未发现,本课题组已经在纳米微胶囊香精的制备技术、性能表征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用于开发纳米香精的新产品,解决纳米香精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有效实施工程化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纳米香精的制备技术开发研究
主要研究各种不同香型的纳米香精的制备工艺和关键技术,使香精的粒径小于100nm,并实施产业化。
(2)纳米香精的性能表征研究
主要研究香精的粒径大小分布、包埋率、热稳定性、缓释性之间的关系。
(3)纳米香精的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香精在食品、芳香纺织品、皮革制品、造纸、中医药产品中的应用,并实施产业化。
香料香精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系统从事香料香精专业技术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产学研基地,集聚国内外一流的人才或在行业中高知名度的专家,形成一支高效的充满活力的人才团队。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建成我国香料香精及加香产品技术开发的产业平台,成为人才培养高地、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产生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